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发布时间:2022-02-27 21:19:36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最早始于德国的林价算法,后在中欧经过长期研究与积累经验发展到盈亏计算、成本计算时代。美国于20世纪初引进德国算法,并随着经营学的发展而广泛应用于林业经营;日本则沿用古典算法,并在二战后广泛引进西方经济学,目前多是沿用欧美的办法;就国外而言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以成熟林和环境效益研究较多,尤其是对成熟林的研究已是相当深入,而在国内,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价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林价理论研究基础上的,从50年代起我国对林价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和有组织的研究与应用,到80年代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价体系,并取得了积极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森林资源交易的日益频繁,林价理论已不能满足评估工作的要求。以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林业股份制改革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开端,许多林学经济专家在林价理论基础上开始对森林资源资产界定、分类,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入探讨,在以陈平留先生等人为代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者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上的探讨,并在用材林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上日趋完善,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同时在经济林、竹林、防护林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上也进行了部分有益的探讨。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与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更是大大推进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务工作,本文拟结合用材林评估实践中常应用的几种评估类型予以分析以期能为森林资产评估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