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林权IC卡”建设彰显五大成..
今年以来,一张名为《庆元县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卡》的卡片让浙江省庆元县隆宫乡的林农为之津津乐道。它不仅以“数字档案”的形式记录了林农拥有林权的各种信息,还给出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只要凭这张卡及金融部门发放的信用户贷款证就可以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大大方便了林农,林农形象地把这张卡叫做“林权IC卡”。
庆元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51.7万亩,共有林权证47056份。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庆元在1983年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1990年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2006年山林延包时,林权证的附属档案材料只有一表一册,即林权登记申请表和山林清册,而没有编制林权地籍地形图册。山林清册上也只标注了地名、面积、主要树种、林种等信息,而没有相关林木数量的数据。因此,林农手中的林权证上所标注的地名林权抵押贷款评估、四至等相关信息,必须通过当事人或知情人的指认才能确定位置,并且当时所登记的山林面积,也没有通过实地丈量和测算,而是按生产队总面积和分山人口等依据进行估算,造成很多山块登记面积与实地面积不相符。
林权地籍地形图册的缺失和林木数量信息的缺失,给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别是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主要表现在林权抵押贷款中的林木价值评估分散、评估工作量大、评估效率和准确率低等。庆元的“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编制工作就是基于上述“两个缺失”而启动的。
今年2月,庆元县由林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共62人组成的11个“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编制工作组,分别进驻该县隆宫乡的10个行政村,经过工作组全体人员20多天的共同努力,隆宫乡1965户的7.88万亩山林分户山界全部描上地形图,建立了信息卡。
隆宫乡试点工作的全面成功,为庆元县全面推开“林权IC卡”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隆宫试点结束后,“林权IC卡”建设就在全县强势推开。到目前,全县已完成243个行政村的山林所有权勘界任务,面积194万亩,完成计划的77%;完成57个行政村的山林使用权勘界任务,面积48万亩。
实践证明,林权IC卡建设,在全面深化庆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彰显了五大成效。
一是简化了评估程序,有利于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通过林权信息卡建设,建立了农户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库,清楚了解林农森林资产情况,实现了“统一评估,一户一卡,随用随贷”。林农需要贷款时,只要化几分钟时间从电脑中打印出“森林资源资产信息卡”即可,无需逐户逐片山场进行评估。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林农,减轻了农民负担,又缓解了评估压力,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打下了坚实的的基础。目前,庆元的林权抵押贷款也已覆盖到全县20个乡镇,抵押林种扩大到经济林和用材林,贷款时限从1年延伸至2-3年,并给予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工作得到有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发放累计总额达7348.6万元,贷款余额5170万元,盘活森林资源资产8万多亩,林权抵押贷款已成为该县广大林农获取生产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是规范了林权档案,有利于促进林业管理现代化。林权信息卡建设工作是现代林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的基础工作。建成后可以确保全县林权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进一步规范林权档案管理,从而形成“图、表、册”一致的林权地籍信息,并与林木采伐、生态公益林以及森林防火等其他相关系统建立底层数据共享,实现林业管理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
三是保障了林农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于林业三定工作较为粗放,四至表述不清,农户之间因山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参加分山到户的老一辈人逐渐亡故,年轻一代更不清楚山界的具体情况,长此以往,将极大地影响林农的合法权益,并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林权信息卡的建设,将林农的山场地块固定在电子地形图上,明确了山林产权,从而将减少山林纠纷的发生。
四是加强了资源保护,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林权信息卡建设,进一步明晰了山林产权,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编制、森林采伐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管理上的便利。
五是改善了信用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林权情况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农户信息采集主要内容之一黑龙江森林资产评估,也是金融部门确定农户授信额度的主要依据。通过林权信息化建设,真实、准确掌握林农森林资源资产情况,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等级评定质量,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贷支农质量。